近日,为助力2025级新生深化对本专业的认知,精准提升专业综合素养,更好地明晰专业发展路径,做出清晰的未来规划,我院开展了地理科学(师范)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宣讲会。此次宣讲会由李彦彦老师、陆春锋老师和夏泽龙老师主持。
李彦彦老师向学生们解读了2025 级地理科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提升培养质量、贴合专业发展特色,学院完善“师范教育+”错位竞争课程体系,同时针对数智时代对信息处理能力的要求,新增“专业教育+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内容。方案目标导向更清晰,专业选修模块下设“地理师范能力培养”“地理学科前沿与创新应用”“交叉融合与国际化视野”三个侧重不同的方向;教育拓展模块以专业竞赛为依托,设置“跨学科项目研学”“卓越教师养成”“创课”三类课程,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此外,方案优化课时安排,将基础课程前置以减轻大三、大四学业压力,为学生考编、考研预留充足时间。建议同学们尽早开启生涯规划,在明确方向的同时,持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为未来发展筑牢根基。

陆春锋老师从国家战略与行业需求出发,运用知识图谱阐释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大地理思维+交叉应用”的核心特色,围绕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结构等内容详细解读了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方案关注专业课程内在逻辑关系,强化信息化及人工智能新技术的融合,强调专业优教学、重实践、强科研的多元培养模式。陆老师还分享了考研就业数据、学科竞赛资源与创新创业项目,并建议学生拓宽知识面激发专业学习热情、强化应用软件技能学习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夏泽龙老师首先从专业建设的必要性出发进行,详细介绍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科交叉性强、培养方向灵活等学科特点,系统地阐述了本专业相较传统地理科学更具竞争力的内核。在此基础上,夏老师就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精准而深入的解读,内容涵盖同层次院校培养方案比较、大学各年级课程及相关重要赛事。夏老师在总结中提到,面对就业市场的挑战,地信专业的同学如果能够尽早规划、深耕专业并积极实践,便可以更好地把握行业机遇,提升自身竞争力,从而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行稳致远。

为帮助同学们明晰学习方向与发展途径,宣讲会还邀请了我院优秀师生,分享宝贵的学业规划经验和学习建议。
窦帆帆老师聚焦竞赛价值、赛道定位、备赛技巧等核心内容,助力学生提升竞赛竞争力。窦老师先阐释了创新创业竞赛在个人成长、人脉拓展、资源对接等方面的多元价值,随后解析了“挑战杯”“互联网+”等赛事的赛道差异与评审重点,分享了创新类竞赛破局点与创业类竞赛黄金公式。最后,结合学院过往在地理研学、实践技能等赛事中的获奖经验,窦老师建议同学们在备赛时可以多研读比赛细则、组建跨学科团队、挖掘创新热点,同时借鉴金奖作品经验打磨申报材料。窦老师的分享为同学们理清了备赛思路,明晰了备赛的方向,也激发了大家以竞赛为契机深耕专业、勇于实践的热情,帮助同学们在学科竞赛中锤炼本领,为未来职业发展积蓄力量。

2023级地理科学基地班的赵周希建议大家积极探索,尽早规划。她为同学们讲解了本科生导师制,鼓励大家提早确定发展方向,积极主动与导师沟通,争取更多实践机会。此外,她还重点介绍了大创竞赛,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以赛促学”,通过比赛平台提升专业能力,开拓视野,深化科研成果。
![]() | ![]() |
2023级地理科学定向班的程子欣结合自身的学习心得与实践经历,推荐同学们参加“行远杯”“九州杯”等赛事,同时鼓励大家多多外出探索实践,在一次次野外考察中将专业知识与现实情境相结合,提升实操技能及身体素质,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2024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朱择皓根据自己丰富的学习经历,分享人文地理相关的学习方法和实践心得,为同学们指引了一些前进方向,拓宽同学们的思维。他建议大家脚踏实地,注重实践中的积累与成长,为未来发展之路奠基。
宣讲会在热烈的交流中圆满落幕。同学们不仅对本专业的定位以及自己未来方向有了清晰认识,更从老师与学长学姐的分享中获得了前进的动力。未来的蓝图已经展开,未来的航向清晰可见。愿每一位地科学子都能在这场专业与梦想的对话中,找到自己的坐标,绘制出独一无二的成长轨迹,在广阔天地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图/文 李彦彦 陆春锋 夏泽龙 审核 王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