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学院“学术沙龙”系列报道(十)(十一)

发布者:贾珍珍发布时间:2024-09-29浏览次数:193

       2024年9月25日下午,地理科学学院于博学楼3-201会议室举办第十至十一次学术沙龙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黄洁副研究员作了题为《出行韧性研究中的地理学思维》专题报告,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程叶青教授作了题为《新时代的地理人:经天纬地格物明理》专题报告。活动由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姜彤教授主持,2023级、2024级学生、部分教师与新生班主任聆听报告。

       黄洁副研究员结合自身的求学经历,分享了由工科到地理学转专业过程中的两个体会,强调了地理学思维和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并介绍了自己的科研工作及最新研究成果。首先,借鉴生态学、交通工程、心理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基于人地互动关系视角和交通供需动态均衡特性,提出了出行韧性的概念及理论框架,进一步,构建了适用于多维度的出行韧性评价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地铁刷卡、手机信令等多源大数据,以昆明市和北京市为研究案例,实证探讨了出行韧性的空间分异及群体差异。

       程叶青教授围绕“你认知的地理学、我理解的地理学、新时代的地理人”等三个问题,结合自己的学路历程、科研工作,梳理了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学科体系和学科架构。随后,介绍了空间计量方法在城乡发展、能源消费碳排放、区域创新等领域的应用案例,以及乡村治理与绿色发展、乡村转型与乡村振兴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强调要从国家战略需求中发现研究问题,注重学科交叉和融合,突出区域特色,从而实现地理科学研究的交叉创新与特色引领。最后,他提出地理学是诗,是远方,是生活,更是国家需求,要经天纬地,要格物明理。勉励大家强化学科素养与专业知识和技能,深化社会认知,厚植家国情怀。

在互动环节,师生就地理学学习与研究方面的困惑提出疑问,两位专家为大家做出耐心解答。此次讲座不仅让同学们对地理学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为他们指明了学业发展和人才成长的路径,更引导着同学们在新时代的国家发展中发挥专业优势,为推动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安俞静   图/董一凡    审核/王丽